新冠疫情当前,包铝一手采取坚决措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另一方面以保供和稳产为抓手,确保生产安全平稳、大局稳定。
保供是当前确保稳产目标的首要前提。继2月5日经过全力以赴协调攻坚,打通电煤运输通道德胜泰黄河大桥后,2月11日晚7:15,经过包铝设备抢修人员近3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给包铝供应石灰石的包头伟弘石灰石矿业公司的一条由于设备故障无法生产的生产线终于通电启动,恢复生产运行。
“试车运行一小时,正常。”装备能源部部长王宝信在微信中这样简单写道。但在这一句简单话语的背后,是公司领导和设备抢修人员、营销采购人员连续一个春节假期的紧张和奋战。
“库存石灰石最多只能维持10个小时”
说这句话的是营销中心高级业务主管、原料管理业务模块主管刘璇。她焦灼和急切的心情溢于言表。
石灰石是热电厂脱硫系统的重要原材料,一刻也不能停供。包铝热电厂正在生产运行的4台机组装机容量136万千瓦,通常每天的石灰石消耗量约350吨左右。从2020年初开始,受冬季下雪、春节放假和新冠疫情三重因素的叠加影响,石灰石供应一直处在紧平衡状态,库存始终维持低位、无法顶满。而由于近期电煤非常紧张,煤种大都是高硫煤,使得石灰石消耗量增加到每天450吨左右,进一步加剧了保供形势。
“如果石灰石供应不上,热电厂的脱硫将不达标,将会造成热电厂被迫降负荷或停机等严重后果。”刘璇说。
石灰石,成为包铝保供的又一个新的“战场”。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2月5日,也就是电煤通道打通的当天,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韩效义来到伟弘石灰石矿业公司,现场查看石灰石生产情况,要求营销中心积极扩大采购范围,努力增加采购渠道,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确保石灰石正常供应。
事实上,春节前夕,营销中心就开始积极组织协调石灰石货源和渠道。随着供应形势日趋吃紧,他们不断加大协调保供力度,整个春节期间就是在不停的紧张协调中度过的。大年初三,刘璇和原料管理业务模块工作人员刘瑞平就开始在办公室全天上班,24小时与电厂对接,随时了解石灰石的库存量、消耗量情况。同时,全力与上游供货商联系,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常常是一个电话刚打完没过一会儿又打过去,督促厂家赶紧发货,越快越好。最让他们头痛的是车辆和运输,受疫情影响,主要运输通道时常受到管制,为了保障及时供货,除了详细了解货车的信息外,还要时刻关注疫情蔓延和道路通行情况,哪儿出疫情了、哪条路封了、哪儿能通过都要做到了如指掌才行。
为了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营销中心主任谢长青带队赶往鄂尔多斯达拉特前旗,了解查看那里的石灰石生产企业情况。由于属于疫区,需要绕道多走近百余里,才能到达目的地。同时,对地处萨拉齐的另一个供应厂家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协调,确保稳定供应。
屋漏偏逢连阴雨。2月9日,由于生产线设备老化,伟弘石灰石矿业公司的摆式磨粉机故障,造成整个一条生产线无法作业,导致产量仅为日产150吨,整个缺口达到100多吨,库存只够维持10个小时。而该厂家由于春节放假,检修人员非常缺乏,眼瞅着恢复生产难度极大。
“与时间赛跑,咱们包铝帮他修”
石灰石保供,成为悬在包铝电厂正常运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时间,时间,现在包铝需要的是时间。
包铝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抓保供。2月10日,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石长存要求,时间不等人,要与时间赛跑,设备故障咱们包铝帮他修。公司分管设备工作的副总经理许晶要求,装备能源部要迅速行动,把伟弘石灰石矿业公司的设备当成自己的设备,全力以赴、千方百计进行抢修,尽快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确保石灰石供应。
时间就是命令,保供压倒一切。当天下午,装备能源部部长王宝信带队一行四人,就来到伟弘石灰石矿业公司,现场查看机器故障状况,同时积极与铝能清新和青岛众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沟通,制定抢修方案。
方案很快确定下来。说干马上就干,一刻都不能耽搁。王宝信、装备能源部副部长杨欣,机械动力业务模块主管徐立峰和技术骨干人员王晨光,与铝能清新7名技术强将组成抢修小组,在不拆除摆式磨粉机的基础上更换磨盘。
当天晚上8点,还没有吃饭的一行人,拿着刚刚确定的抢修方案,又急匆匆地赶到伟弘石灰石矿业公司,一头扎进生产车间,开始全力抢修。
2月11日,上午9:00。记者来到伟弘石灰石矿业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他们还在紧张抢修着,事实上他们已经干了一个通宵。王宝信近日身体不太舒服,但一直坚持在现场协调、随时解决和调整抢修方案,与大家一样一干一个通宵。
随着当晚7:15该生产线的通电启动,连续近30个小时的抢修战斗胜利完成。记者了解到,随着该生产线的启动,2月12日,石灰石供应已经增加100吨,可以基本满足热电厂的生产需要。(乌兰布赫)